本報特約評論澎湖民宿員凌霄雲
  30多年前的獨生子女政策,為我們民族人口的優化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,這是政策遵循科學的結果。今天它的使命開始走向完成,我們適時作出調整,也是遵循科學。及時因應變化,破解難題msata,才對得起民族的未來。
 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鍵字廣告《決定》中,明確提出“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”,也就是“單獨二胎”政策。16日,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答記者問,就這一政策為什麼現在啟動給出了四個方面的中肯理由。
  關於生育政策調整的時機與必要性,近年來坊間已經表述充分。在1980年那封著名的公開信中即稱:“到30年以後,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,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”;平均每位婦女生育2.1個孩子,才能維持人口代際更替水平;如果還不調整,總人口在達到峰值後將快速減少。有很多學者更是支票貼現給出了調整的最佳時機,就是2012年。越往後,生育政策調整的正向效應越弱,政策所產生的副作用越大。
  事實上,就在2012年,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,比上年少345萬人,越往後減少的越多。相對應的則是,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,今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億,本世紀30年代中期將達到4億,占總人代償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/7提高到1/4。顯然,這是未來中國的一個超級難題。
  發展形勢已然明瞭,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,人口紅利逐步消失,若是不放寬人口政策,將可能導致一系列負面問題。加之,近些年放寬人口政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,啟動“單獨二胎”既是應對人口紅利下降、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的積極措施,又有助於建立一個強大的社保和養老體系,顧及了人情倫理,讓一些人少了後顧之憂。
  放開“單獨二胎”政策意義重大,這是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所作出的重大調整。對於改革者來說,就是著眼民族的長遠發展,清醒地把握各方面的意見、訴求、建議,使改革決策順應民意,遵從科學。而這,必然也會面臨思想觀念和利益固化兩個方面的阻力。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多次強調,改革既要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,又要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。此次先行放開單獨二胎,即是打破這個障礙與藩籬的改革智慧與步驟。
  30多年前的獨生子女政策,為我們民族人口的優化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,這是政策遵循科學的結果。今天它的使命開始走向完成,我們適時作出調整,也是遵循科學。及時因應變化,破解難題,才對得起民族的未來。正如《決定》所指出的“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”,這正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負責的應有科學態度。相關報道見今天A04-A10版  (原標題:生育政策科學化是對民族負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f72sfae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